形态描述
翅展 雄30~38mm,雌36~38mm。
形态 雌蛾头部和胸部被黑色和白色毛;腹部灰棕色,肛毛簇黄白色。前翅灰黑色布有白色鳞片;基线白色,由角形斑组成;内线,几乎直;在两线间有4个黑色大斑点,外线部分为双线,由白色月形斑组成;中室末端有一个大的黑色点;在中室末端靠外有一灰白色扁椭圆形斑;亚端线粗壮,雪白色,“Z”字形弯曲;缘毛棕色具灰色线。后翅灰棕色。前翅的反面浅棕色,中室区和翅顶角区浅黑色。后翅反面浅黑棕色散布浅黑色斑点。雄蛾比雌蛾色深,黑色布白色鳞片(白色鳞片微带淡绿色),斑纹不甚清晰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较窄;钩形突细长;抱器瓣宽圆,背缘有一骨质化钩状突起,其下方有一弱骨质化片,抱器瓣腹缘光滑,抱器瓣内侧顶端有一骨质化纵片状突起,内侧腹缘基半部有一骨质化枝权状突起;囊形突不发达,呈宽带状;阳茎粗壮,细长,呈弯针状。
观察标本 1 ♂,云南勐腊、1982.Ⅳ.20、王子清采;1♂,西藏墨脱背崩、850m、1983.V.30、韩寅恒采。
形态 雌蛾头部和胸部被黑色和白色毛;腹部灰棕色,肛毛簇黄白色。前翅灰黑色布有白色鳞片;基线白色,由角形斑组成;内线,几乎直;在两线间有4个黑色大斑点,外线部分为双线,由白色月形斑组成;中室末端有一个大的黑色点;在中室末端靠外有一灰白色扁椭圆形斑;亚端线粗壮,雪白色,“Z”字形弯曲;缘毛棕色具灰色线。后翅灰棕色。前翅的反面浅棕色,中室区和翅顶角区浅黑色。后翅反面浅黑棕色散布浅黑色斑点。雄蛾比雌蛾色深,黑色布白色鳞片(白色鳞片微带淡绿色),斑纹不甚清晰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较窄;钩形突细长;抱器瓣宽圆,背缘有一骨质化钩状突起,其下方有一弱骨质化片,抱器瓣腹缘光滑,抱器瓣内侧顶端有一骨质化纵片状突起,内侧腹缘基半部有一骨质化枝权状突起;囊形突不发达,呈宽带状;阳茎粗壮,细长,呈弯针状。
观察标本 1 ♂,云南勐腊、1982.Ⅳ.20、王子清采;1♂,西藏墨脱背崩、850m、1983.V.30、韩寅恒采。
国内分布